目的
- 讓學生鞏固基礎知識,加強理解課程內容。
- 學生能透過預習,為未來課堂學習作準備。
- 讓學生及家長了解學習上的進度及問題,從而作出改善及跟進。
- 讓老師掌握學生學習上遇到的困難,以調整較學、適時回饋,促進學與教。
家課設計及安排的原則
學校及老師期望與家長保持有效溝通,重視家校合作和共識,讓家長明白學校家課政策的制定。學校會參考家長「香港小學家課研究」中有關家課的項目結果及教育局通告「家課與測驗指引─不操不忙 有效學習」,檢討學校家課政策。
- 家課形式
家課類型會以多元化設計,老師會按學生的學習需要及學科目標來設計不同種類的家課,如課外閱讀、蒐集資料和專題研習等。 - 家課次數及份量
中、英、數三科每天均有適量家課,其餘各科可按實際情況給予適量練習。老師會留意當日班內家課份量,不會給予過量的家課。 - 家課的指導
學校在課時內安排導修課時段,讓學生能在教師指導下完成部分家課,以照顧學習多樣性。所有家課簡稱務求全校統一,以便家長查閱,家課簡稱表已印在學生手冊內。 - 家課回饋
科任老師於收到學生家課後,必須盡快批改並派回學生改正。凡家課及練習有錯誤時,老師會指導學生,予以糾正錯誤。學生如在家課有卓越的表現,老師也會加以讚賞,以發揮鼓勵的作用。 - 設每月無功課日
「空間」對兒童自發學習及學習動力非常重要,為平衡學生的身心靈健康,學校每月也會安排一天「無功課日」,學生當天可以按自己個人的學習步伐、興趣去規劃餘暇的時間,或延伸所學。





